天博综合体育山茶科山茶属植物
发布时间:2023-02-22 08:01:32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官方人员,以删除词条为由威胁并敲诈相关企业。在此严正声明:是免费编辑平台,绝不存在收费代编服务,!详情

  (L.) O. Ktze.)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4-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侧脉5-7对,边缘有锯齿;叶柄长3-8毫米,无毛;花1-3朵腋生,白色;苞片2片,早落;萼片5片,阔卵形至圆形,长3-4毫米;花瓣5-6片,阔卵形;雄蕊长8-13毫米,基部连生1-2毫米;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先端3裂,裂片长2-4毫米;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茶原始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栽培范围甚广,北起山东省的胶东半岛,南到海南岛,西起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东到台湾省。山地、丘陵、平地、盆地都可生长,但大多是在丘陵和山地。一般认为适宜茶经济栽培的温度,是在年平均13℃以上;从茶需水量情况看,适宜种茶的地区,要求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茶对土壤的酸碱度是很敏感的,以pH值4.0-6.5为适宜。

  茶的根、嫩叶入药;甘、苦,微寒;清热降火,强心利尿。茶还是中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

  据可查的大量实物证据和文史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叶的国家。早在距今5000多年,公元前2737年的神农时代《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200年《华佗食经》中也有记载“苦荼久食,益意思”。780年,唐代陆羽《茶经》就已经全面地记载了茶的形态特征、茶的栽种和采制过程、茶的功效,作为药用列入方剂的就有上百种。1753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他所著的《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1753)第一卷中用拉丁文最早给茶物种定了学名

  天博综合体育

  (L)。1950年,中国植物学家钱崇澍根据国际命名法有关要求,结合茶特性的研究,修订了比较正确的茶种名

  随着中国农事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茶的利用在汉朝时就较为广泛了,不但作为药用,还作为蔬菜的羹饮,烹煮品饮茶叶的方式方法也多样化起来。用茶越广需茶就越多,野生的茶已不能满足,于是人们便开始对野生茶进行驯化,人工栽培以满足需要。到了唐宋时代便有了《茶经》等许多茶书记录产茶的事。种茶地方也有不同的名称:茶山、茶坞、茶溪、茶坡、茶园、茶地、茶陵等。如唐皮日休的茶坞诗“闲寻尧氏山,遂入深深坞,种舛已成园,栽葭宁计苗”,又宋代苏轼的种茶诗“松间底生茶,已与松惧瘦”等等。另据东晋(317-420年)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巴志》中写道:周武王于公元前1066年联合当时四川、云南的部落共同讨纣后,巴蜀所产的茶已列为贡品,并记载“园有芳蒻、香茗”之说。由此可推断,在公元前1000多年已经有人工栽培茶了,那么茶栽培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另一方面,人类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是采自野生茶,用于做药。若按照《神农本草经》中的记载来推算,茶从药用发展到21世纪的饮用,野生茶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古代人民或采摘茶籽,或掘取野生茶苗进行栽培和繁殖。

  纵观历史长河,中国栽培茶大致经历了秦汉到南北朝(公元前221一前589年)的发展扩大时期,从隋唐至清(581-1911年)中国历史上茶叶生产的兴盛时期及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11-1949年)的衰落时期,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才得以恢复和再发展的时期。

  灌木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4-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侧脉5-7对,边缘有锯齿,叶柄长3-8毫米,无毛。花1-3朵腋生,白色,花柄长4-6毫米,有时稍长;苞片2片,早落;萼片5片,阔卵形至圆形,长3-4毫米,无毛,宿存;花瓣5-6片,阔卵形,长1-1.6厘米,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雄蕊长8-13毫米,基部连生1-2毫米;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先端3裂,裂片长2-4毫米。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野生种遍见于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

  Chang)与茶的区别在于嫩枝及叶片下面均被有密柔毛,花特别小,萼片被灰白毛。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广西。

  (S. Y. Hu) H. T. Chang)与茶的区别在于叶片狭窄倒披针形,花有香味。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一般认为适宜茶经济栽培的温度,是在年平均13℃以上。灌木型茶能耐较低的温度,能忍受最低的临界温度可达-6℃至-18℃,在厚雪覆盖的条件下,甚至气温更低一些,还可以越冬。然而乔木、小乔木型茶耐低温性能较差,如中国的云南大叶种在-5℃时便会受害。茶所能忍受的最高临界温度是45℃,但一般在35℃以上,生长便会受到抑制,叶片出现灼伤,特别在于旱季节,受害更为严重。茶的生物学零度为10℃。茶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应在4000℃以上,中国茶区的年有效积温一般在4000-8000℃。有效积温越多,年生长期越长。中国南北各茶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茶生育期也就各不相同。

  从茶需水量情况看,适宜种茶的地区,要求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雨量是否适宜,不仅看降雨量的多少,还要看年降雨量是否分布均匀,以及茶生长季节蒸发量的多少,一般说来,生长季节月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的地区,为茶生长适宜的地区。

  土是茶生长发育的基地,是提供茶水、肥、气、热的场所。所以,土壤质地、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和土壤酸碱度对茶根系和地上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疏松的土壤,通气和排水性能良好,根系发达,枝叶繁茂,适于茶生长。粘重土壤,通气性差,排水不良,根系发育受阻,导致树冠生育不良。土壤质地一般以砂质壤土为好。砂性过强的土壤,保水力弱,土壤水分贮存量少,干旱或严寒时枝叶容易受害,质地过于粘重,虽然保水力强,但土壤通气性差,根系生育不良,吸收机能不强。茶对土壤的酸碱度是很敏感的,以pH值4.0-6.5为适宜。

  茶原始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栽培范围,北起山东省的胶东半岛(约北纬37°30′),南到海南岛(约北纬18°30′),南北跨越19°,纵长2100公里,西起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约东经95°),东到台湾省(约东经122°),东西跨越经度27°,横宽约2600公里。在这一辽阔广大的范围内,栽培茶的省区包括;西藏自治区、甘肃省东南部、陕西、河南南部、山东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的大部或全部,共十八个省(区),除台湾省外有栽培茶的县、市有976个。

  苗圃应选地势平缓,背风向阳,东南或东西向,水源方便,排灌条件较好,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地下水位1米以下,不积水、不内涝的微酸性土壤,生荒地作苗圃较为理想。此外还应交通方便,靠近茶园,便于运输和提高成活率。前作为烟、麻、菜、薯类等的地块不宜作苗圃。

  苗圃规划包括道路、排灌系统和苗床的规划。苗圃应有大、中、小运输道和人行道,尤其10亩以上的大型苗圃,更应配置好大车道,其宽不少于4米,小车道2-3米,主行步道2米。排灌系统包括大、中、小灌,排、蓄水沟和小水池,小水池每4-8床设置1个长80-100厘米,宽60-80厘米,深100厘米,以尽量少占地面为宜。

  苗圃整地要求深、松、细、平,上粒大小均匀,整地时全面深翻30-35厘米,拾净杂草、树根等杂物,然后起苗床,苗床长10米或随地形而异,底宽1.5米,面宽1.2米,高10-20厘米,两床间沟宽50厘米。每床施充分腐熟的堆肥或厩肥100千克,普钙或钙镁磷肥2千克,或复合肥2-4千克,将土与肥充分混拌匀后平整苗床,以待播种。

  为了提高出苗率,培育壮苗,播前精选优质饱满的种子进行浸种。浸种可用竹箩将种子装好放在流水或清水中浸泡,每天摇动搅拌1-2次,每天换水1-2次,3天后将上层不饱满及虫蛀坏种去除,逐渐取出下层饱满开裂的茶籽播种,一周内播完。

  要使茶苗出得早、齐、全、勺、壮,播种要掌握三个关键,即播种期、播种方法和播种量。播种期以茶籽采收当年的11-12月为最好,以不超过次年的1月为适,冬播比春播出苗要早10-20天以上,出苗率高,且省工苗壮,春播最迟不超过3月。

  播种方法有点播、条播和撒播,以点播、条播为宜。点播行距20厘米,穴距15厘米,每穴播种5-6粒;条播可单条播或宽幅条播,单条播行距15-20厘米,宽幅条播行距20-25厘米,播幅5-10厘米,粒距约1厘米;撒播即将茶籽均匀撒于苗床上。各种播法播后覆土36厘米为宜,冬播砂土宜深,春播黏土宜浅,以利出苗。

  播种量大叶种每亩播300千克左右,宽幅条播用种量不超过500千克。培育二年生壮苗以点播或单条播为宜,播量相应减少。播种后在苗床上均匀盖上一层5-10厘米厚的干草木屑或谷壳等覆盖物,以保水保温,防止杂草生长,利于出苗,有条件的也可用地膜覆盖。

  穗条最好选用腋芽饱满、叶片完整、生长健壮、无虫害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成熟枝条,即表皮刚由绿色变为红棕色或上绿下红的枝条。穗条剪取时间最好在清晨,这时枝条含水量高,利于剪穗和扦插。如需远运或暂时不扦插,要薄摊于阴凉潮湿的地方,并浇水保鲜。

  穗条剪回后剪取插穗,其标准是每个插穗上有一个完整的节、叶和腋芽,插穗长3-5厘米。如节间太短,也可剪去下端一节的叶和芽,两节剪一穗。插穗切口必须倾斜呈马蹄形,要求切口平滑,不裂无伤。插穗上端剪口应离叶柄3-4毫米,和叶片相同的方向剪成斜面。剪穗时一手倒拿枝条一手拿剪刀,在叶背下方近3-4厘米斜剪一刀,冉在叶片上方枝条3-4毫米处斜剪一刀,这样即呈一个3-5厘米的短穗。云南大叶种叶片过大的可剪去上端1/3或1/2,要求随剪随插,以利成活。

  插穗剪好后,一般不经任何处理就可扦插,如管理好,成活率可达80-90%。但为了提早愈合发根,提高成活率,可用40毫克/升的2,4-D、50毫克/升的萘乙酸与同浓度的吲哚丁酸各50%的混合液浸渍插穗基部12-24小时后扦插。注意需严格控制药剂浓度和浸渍时间,如浓度偏大,浸渍时间偏长,反会影响发根成活,甚至会造成木质部与整个皮层的分离。

  一般3-11月,春、夏、秋均可进行。春插在春旱严重的地区成活率不高;夏插高温高湿,生长快,成活高,但育苗周期长,费用多,不经济;秋插气温逐渐下降,愈合发根缓慢,在温度较低的地方,需要做好防冻工作,秋插成活后,第二年生长均匀,育苗期短。在亚热带地区9-11月插,次年6-7月移栽,效果良好。

  可将插穗直接插入营养袋(袋苗),也可将插穗直接插在铺好红、黄壤心土的苗床上(地苗)直接育苗。扦插前先将苗床或营养袋浇透水,让土壤充分湿润后再扦插。

  扦插株行距应根据品种叶片大小而定,一般行距8-10厘米,株距3厘米左右,以叶片相接而不重叠为宜。扦插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插穗上端,削口向下,插穗与地面成斜角或直角,顺风排列,将插穗轻轻插入土中,入土深度约为穗长的2/3,使叶片与叶柄露出地面,不可紧贴地面,以免叶片沾泥而脱落。插完一行后用手将插穗行边的泥土稍加压紧,使土与插穗密切结合。插完一床后立即浇水,盖上荫棚。

  茶是多年生作物,收获年限较长,所以在种植前必须根据规划,对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等作全面的了解。具体要求是:

  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不低于15℃,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3℃;活动积温在4000℃以上;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土壤条件:土层厚度在0.8米以上,地下水位在1.0米以下,土壤酸碱度在4.0-6.5;土地相对集中连片,附近有水源;土壤以砂壤、红壤、红黄壤为好,森林地最好,荒地、轮歇地次之,熟地最差;有松树毛木树麻栗冬瓜白茅草嵩草等植物生长的地方均适合种茶。

  地形条件:坡度在25°以上的陡坡地及山脊、山顶、大风丫口等地块不宜开挖。

  园地规划设计应遵循“合理利用土地、方便田间作业”的原则。新垦茶园的荒山地形一般比较复杂,在准备开辟茶园的地段范围内,往往山势高矮、坡度大小、土壤条件和小气候等都有差异。因此必须做好规划,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土地,凡是坡度在30°以内,土层深厚,土壤酸性,比较集中成片的地方,都可划为茶区,把宜茶土地尽量建成茶园;坡度过陡和山顶、山脊处宜划为林、牧区;居住点和畜圈附近比较平坦的地块,可种植蔬菜、饲料等作物;沟边、路旁和房屋前后要多种树木。

  茶区面积较大的,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应根据地形、地势的具体情况,分区划分,合理布置茶行和茶品种,注意经济用地,修建房屋、道路和排蓄水系统,尽可能少占好地。

  茶苗定型修剪三次,第一次修前定型,在苗高30厘米以上时,地径粗0.3-0.5厘米以上,离地面15-20厘米处剪去主干枝上段,保留主枝剪口下的分枝;第二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一次提高15-20厘米,两次修剪压强扶弱,抑中促侧;第三次修剪定型,剪口比第二次提高15-20厘米,第一、二年内主要是定型修剪,使茶逐步形成茶蓬,第三次剪平,完成定型修剪。

  整形修剪,定型修剪完成后,每年做一次整形修剪,树冠封行前整成平行,封行后再过渡到弧形,采用先平后弧法整形,加速茶冠幅增宽增大,促进更多的侧芽腋芽萌发,提高茶叶生产量。

  茶园耕作就是有意识地改良土壤的性状,使之适应于茶生长。土壤是茶生存的基础,茶对土壤的性状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而大多数用以种茶的土地都不能完全满足茶的要求,加之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还会形成新的不利因素,因而必须改善不利因素,使之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达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目的。茶园耕作根据时间、目的、要求不同,可分为生产季节的耕作和非生产季节的耕作。

  生产季节的耕作主要是中耕和浅锄。一是春茶前中耕。春茶前中耕是春茶增产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促进春茶提早萌发。一般在1月底进行,耕作深度为10-15厘米,同时平整行间地面,结合耕作清理排水沟。二是各轮茶采后的浅锄。各轮茶采摘期间,土壤被踩板结,雨水不易渗透,必须及时浅锄。一般应在各轮茶采摘结束之后立即进行,耕作深度7-10厘米,同时可结合施肥。

  非生产季节的耕作是指在秋茶采摘结束以后进行的1次较深的耕作,主要是改良土壤,同时可结合深耕施肥,为翌年的茶叶丰产打下基础。耕作时间一般在秋茶后的11月进行,时间应当越早越好。耕作深度为15-25厘米。同时,掌握丛边浅、行间深的原则。

  茶经过一年几次的采摘,从茶园带走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打破了茶园土壤原有的物质平衡,要使新梢强有力地不断生长,就应源源不断地为茶园提供茶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以满足新梢生长的需要。

  茶园的施肥问题已经普遍引起重视,茶农们都知道要获得茶叶丰产,增施肥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肥料的施用上普遍存在有机肥料少、化学肥料多,施磷钾肥少、氮肥多的现象。大量施用无机氮肥主要是影响茶叶的品质,其新梢表现为叶片绿色到深绿色,而不是理想的浅绿色或黄绿色,茶梗粗壮、节间长,新梢持续生长,难以形成驻芽。用这样的茶青加工的茶叶必然是苦涩味重,香气低沉。因此,茶叶档次下降,经济效益差。

  合理施肥应掌握以下原则:一是以有机肥料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要求茶园每年最少应施用1次有机肥料,并且尽可能多施,在有机肥料中豆饼不少于225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450千克/公顷、土杂肥不少于7500千克/公顷。在各轮茶芽萌发前,可适当施入适量的无机复合肥料。二是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茶叶是嗜好品,对品质要求高,只有在不同的生育期对生产不同茶类的茶园分别制定合理的三要素配合比例,才能充分发挥施肥的良好效果。具体要看三要素的配合比例指标,以氮、磷、钾比例约为3:1:2或2:1:1较好。三是肥料的施用数量应以生产量为依据。肥料数量的多少主要视肥料吸收率、肥料施入茶园后的淋失情况来确定。生产上一般每生产茶青20-30千克,可施入复合肥2-3千克(复合肥的氮、磷、钾比例为2:1:1或3:1:2)。

  在高山茶区的部分茶园发生较为普遍,一般成叶和嫩叶发病较多,老叶及嫩梢偶有发生。茶发病后,生长不良、芽叶细小、病叶制成的干茶有苦味,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影响。该病属低温高湿性病害,在春、秋多雨季盛发,高山多雾茶园发病最重,一年中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发生盛期。

  对于发病较重的茶园,最好在早春2-3月喷1次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在大发生前(3月底至4月上旬)用75%百菌清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喷施,除有保护作用外,还有抑制孢子形成的作用和治疗效果。还可用80%代森锌600-800倍液、50%福美双600-8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25%灭菌丹400倍液喷施防治。喷药时间宜早,在春茶萌芽、鱼叶展开期,或在叶片发病率达6%时,进行第1次喷药,在重病区间隔7-10d应再喷1次。

  以梅雨和秋雨期发病重,氮肥施用较多的茶园易发病。一般都发生在当年生成叶上,严重时茶大量落叶,导致树势衰弱,产量降低。该病以梅雨及秋雨季节的温暖多雨季节发生较重,高山茶区终年多雾,湿度高,发病重,偏施氮肥或不施钾肥的茶容易感病。

  秋冬季结合清园,清除地上病叶,摘除树上病叶。在春茶结束后至夏茶萌芽期以及夏季干旱期结束后至秋雨开始前防治,在各轮新梢的一叶期前后喷药防治最好。75%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50%苯来特1500-2000倍液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当病菌侵入叶片后7-10天内喷药,可抑制病斑的出现。75%百菌清和75%百多(百菌清和多菌灵混剂)1000倍液有良好的防护效应。80%代森锌600-800倍液、50%敌菌丹400-500倍液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茶煤病的发生与害虫有密切关系,在管理不良、杂草丛生、荫蔽潮湿、虫害严重的茶园病害较重。

  准确有效地防治黑刺粉虱、茶蚜等害虫是防治该病的根本措施。在封园后或早春,用0.5°Bé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并可兼治粉虱。也可喷施1%石灰波尔多液,以防止病害蔓延。加强茶园管理,适当修剪,使茶园通风透光性良好,改善茶园小气候条件,增强树势,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茶根腐病在发病初期不易察觉,病情逐渐加重,植株叶片稀疏,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枯死,高温高湿利于发病。茶园中的树木残桩及病根碎块多的茶园发生较重。

  加强土壤管理,适当施肥改良土壤,调节土壤酸度,降低地下水位,以促进茶生长,增强抗病力。开垦原始森林地种植茶前,应尽可能彻底地清除土壤中的残留树桩。发现少量病株应立即挖除,并将以病树为中心的周围2圈外观健康的茶一起挖除,挖出的粗细病根应携带出园外以烧毁。病穴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以杀灭残存病菌。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补植。

  时晴时雨,适温高湿,旬平均气温17-20℃,相对湿度70%以上有利于发生。肥培条件好,长势郁蔽,芽叶稠密,留叶较多,间作豆类,杂草丛生,利于发生。萌发早、芽叶较密、枝嫩性强的品种受害重,如白叶单丛茶易发生。

  发生代数多,越冬成虫寿命长,陆续孕卵,造成数代重叠。一年有2个虫口数量高峰,第1个虫口高峰虫口多,为害重,主要为害第二轮茶;第2个虫口高峰在9-10月,为害秋茶。

  分批及时采茶能采除大量的卵,抑制其发展。在越冬成虫产卵繁殖前期(第一轮茶萌发时)及第1个虫口发生高峰期(第二轮茶萌发时)喷药,如虫害发生重的茶园可在第2个虫口发生高峰期(秋茶萌发期)再喷1次药。防治药剂首选10%天王星或20%灭扫利8000倍液、20%功夫或扑虱灵3000倍液、10%克螨特加10%杀灭菊酯2000倍液有增效作用,还可以选用25%敌百虫加25%辛硫磷1000-2000倍液、40%乐果2000倍液、80%敌敌畏1500-2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90%巴丹1000倍液、20%叶蝉散1500倍液,也可选用菊乐合剂、扑雷灵等。

  日平均温度达16-25℃、相对湿度70%以上、晴暖少雨、芽叶生育加快有利于茶蚜发生。

  分批多次采茶,可破坏茶蚜适宜的食料与生活环境,抑制其发展。生物药剂防治可用26号杀虫素50-150倍液喷雾。化学防治可首选40%乐果1000倍液、2.5%敌杀死6000-8000倍液、10%二氯苯醚菊酯6000-8000倍液喷雾。还可以选用50%辛硫磷1000倍液、50%马拉硫磷10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2.5%鱼藤精300-500倍液、20%杀灭菊酯6000-8000倍液喷雾。

  结合茶园管理进行修剪、疏枝,中耕除草,使茶园通风透光。化学防治可首选10%天王星6000-8000倍液喷雾。还可选用40%乐果1000倍液、50%马拉硫磷1000倍液、50%辛硫磷10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25%扑虱灵1000倍液、80%敌敌畏1500倍液、2.5%鱼藤精400倍液等喷雾。

  可用90%敌百虫1500倍液、80%敌敌畏1500倍液、50%马拉硫磷1500倍液、50%杀螟硫磷1500倍液、50%辛硫磷1500倍液、10%二氯苯醚菊酯6000-8000倍液、2.5%敌杀死6000-8000倍液、5%来福灵6000-8000倍液、20%杀灭菊酯3000-4000倍液、灭幼脲1000倍液、2.5%鱼藤精400倍液等喷雾。

  茶的根、嫩叶入药。甘、苦,微寒。清热降火,强心利尿。《食疗本草》:“利大肠,去热,解痰。”

  叶含咖啡碱,挥发油,三花皂苷及苷元,维生素C,少量胡萝卜素,麦角甾醇,黄酮和黄酮醇等。

  药理研究显示有兴奋中枢和心脏,利尿,降血脂,抗动脉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抗菌,抗肿瘤,抗炎和抗过敏等作用。现代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细菌性痢疾,牙本质过敏症等。

  茶作为中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茶一年可采摘春茶、夏茶、秋茶三次,以春茶产时最高,品质最好,春茶采摘时间在清明至小满前(4月上中旬至5月上中旬);夏茶采摘在小满后至立秋前后(5月下旬至8月上旬);秋茶采摘在立秋至寒露或霜降前(8月上中旬至10月上中旬)。

  茶是中国重要出口物资。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茶叶享有很高的声誉,很多国家的人们都以喝中国茶为快。早在公元5世纪末,阿拉伯商人就开始在中国的边境进行以物换茶。6世纪,中国茶叶开始销售到日本,17世纪远销欧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叶的销路更广,红茶主销美国利比亚、法国、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绿茶由于香高味醇、汤清色绿,受到世界各国欢迎,特别是非洲各国人民的欢迎,主销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等40多个国家。

  第一个嗅到这茶香的应该是神农氏,人称“茶圣”的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品。

  把茶大量移入诗中,使茶酒在诗中并驾齐驱的是白居易。白居易嗜茶,《唐才子传》说他“茶铛酒杓不相离”,白居易喜欢边品茶边吟诗:“闲吟工部新来句,渴饮毗陵远到茶”。白居易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诗人,对茶与激发诗兴的作用他说的很实在:“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这些是说茶助文思,茶助诗兴,以茶醒脑。反过来,吟着诗,品茶也更有味道。

  诗仙李白也是一个评茶行家。相传,他常独坐安徽敬亭山饮茶作诗,曾经写下这样一首诗:“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散芳津,采服涧肌骨。从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廖廖数语,把茶叶的生长环境、药用功用、制作方法描绘得淋漓尽致。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欧阳修也是一位嗜茶爱茶之人,他沉宦四十年,上下往返,窜斥流离。晚年他作诗自述,欲借咏茶感叹世路之崎岖,却也透露了他仍不失早年革新政治之志。当然,这里更直接的是述说了他一生饮茶的癖好,至老亦未有衰减。

  苏轼嗜茶成性。他认为晚上办事要喝茶:“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创作诗文要喝茶:“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差;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睡前睡起也要喝茶:“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由于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足迹遍及各地,为他品尝各地的名茶提供了机会。其中:“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是杭州所产的“白云茶”;“千金买断顾渚春,借民越人降日注”是湖州产的“顾渚紫笋茶”;“未办报群青玉案,建溪新饼截云腴”是“月兔茶”;“浮石已士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是“焦坑茶”。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写诗近万首,内容涉及茶的就有近二百首。并且他还谙熟茶的烹饮之道,他总是以自己动手烹茶为乐事,一再在诗中自述:“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名泉不负吾儿意,一掬丁坑手自煎”,“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前”。

  袁枚也是品茗高手,他最喜欢家乡的龙井,每次品到其他茶,都爱和龙井作比较,如他这样评阳羡茶:“茶深碧色,形如雀舌,又如巨米,味较龙井略浓”,对洞庭君山茶,他说:“色味与龙井相同,叶微宽而绿过之,采掇最少。”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以一幅墨竹图而家喻户晓,他也是一个爱茶者,茶是他创作的伴侣,“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他的一首“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得到了不知多少文人的共鸣。

  曹雪芹也是个品茶好手,他善于把自己的诗情与茶意相融合,在《红楼梦》中,有不少关于茶的妙句,如写夏夜的:“倦乡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写秋夜的:“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写冬夜的:“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鲁迅先生对饮茶也颇有研究,曾写作《喝茶》一文,无情地剖析着那些无病的文人们。题虽为《喝茶》,而其茶却别有一番滋味,鲁迅心目中的茶,是一种追求真实自然的“粗茶淡饭”,而决不是斤斤于百般细腻的所谓“工夫”。而这种“茶味”,恰恰是茶饮在最高层次的体验:崇尚自然和质朴。鲁迅笔下的茶,是一种茶外之茶。

  若是实在纠结拿不准主意,不妨买来先试喝。 试喝过后,了解品质,确定质量没问题,再留下。 若是发现货不对版,根本不值这个价,赶紧退货处理。 该留的留,该退的退,何须多虑?

  带回来的茶青,后来收在罐子里一直存着,可以喝,竟然有了白茶的味道。 也算是,“一个曾经的采茶人”呀。

  海是风雨前路,山是不动根基,茶是远航风帆;海是进取之心,山是坚守之志,茶是武夷之魂。有了巍巍武夷,福建人走到天涯海角,都有了底气。

  首先,茶就是用来喝的,是中国人民的日常饮品。喝茶能够清心静心,如果精神疲惫,还能提神,多喝茶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第二,从古至今中国的茶文化享誉世界,因此,茶是中国别具一格的特色,茶让中国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茶出口到各个国家,拉动了中国经济。第三,茶还有一定的

  又是一年春节。 和安安稳稳的室内饮茶相比,户外喝茶别有一番乐趣。 能一边赏景,一边品茶,其乐融融。 只不过提前准备,做好攻略,户外喝茶过程才能更顺利!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千年前的白居易说:冬天到了,是时候围炉温酒煮茶了,门外寒风呼啸,门内火苗摇曳,一室暖融。 但煮茶这事儿也是个有技术含量的活,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份“冬季煮茶技术指南”~

  老白茶,凝聚了时间的力量,包含着丰沛的内质。 在安静陈化了3年之后,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华。 遇上了靠谱的茶掌柜,寻得一款年份真实、价格合理的老白茶,就安心地收入囊中吧。 若是不急着喝,再细心储存上几年,它又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老白茶。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一篇小文,未能一一道尽其妙处。不如,吃茶去。 趁万物春醒,趁一年春茶季,不如细煎一壶茶,与心爱的人虚度春光。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都太需要有一些些小小的事,像一个支点, 能托住自己。 对我来说,可能就像老舍先生说的那样:“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 就像此刻,炭火一起,茶香缕缕,无声处安住当下,静观万物,得四时佳兴。

  ✿功效作用: 第一、长期喝茶、品茶,能够修身养性,培养出良好的性格和修养。 第二、茶叶具有强心利尿、抗菌消炎、收敛止泻的功效。它能够治疗肠炎、痢疾、小便不利、水肿等等。 第三、长期喝茶,还有抵抗衰老、呵护皮肤、使人气色红润、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防癌、抗癌的